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相关 > 正文

三国乐城筑何处

三国乐城筑何处-第1张-游戏相关-话依网

前言:

此刻姐妹们对“生死存亡之际下一句出师表”大体比较重视,兄弟们都需要剖析一些“生死存亡之际下一句出师表”的相关知识。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“生死存亡之际下一句出师表””的相关资讯,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,兄弟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!


三国乐城筑何处

方鹏霏

晋. 陈寿《三国志. 后主传》载:“七年(229)冬,亮徙府营于南山下原上,筑汉、乐二城”。晋.常璩《华阳国志. 汉中志》曰:“蜀时,以沔阳为汉城,成固为乐城”。乐城具体筑在成固(现城固)哪里呢?至今仍然是个谜。社会各界达仁总欲找到答案,然终为徒劳。

乐城方位与里程

《三国志·蜀后主传》载:”汉丞相亮徙府营于南山下原上,筑汉城于沔阳,筑乐城于成固”。宋元史学家胡三省注:“沔阳、成固二县,皆属汉中郡”。《太平寰宇记. 卷一三三》载:”西乐城(汉城)古城,甚险固,号为张鲁城,在县西四十里“。《诸葛亮集. 故事. 卷五》记:“(诸葛亮)筑汉城于沔阳、乐城于成固,二城属汉中郡。沔阳,今兴元府西县,成固今城固县”。诸葛亮于建兴七年(229)至建兴九年(231),动用近十万兵力,耗时近三年时间筑成沔阳汉城和成固乐城。1985年,有关考古工作者己经找到沔阳汉城遗址,在今勉县定军山东部的元山、牟营两村交界处武侯坪上。那么,诸葛亮所筑乐城在成固哪里呢?文物工作者一直没有找到其遗址。笔者经过三十余年的考证、考查、搜集资料、旁引则击,对照不同史书探微求索、筛伪存真,从出土文物多方论证、辨别推论,栉风沐雨来回折腾、实地堪查,终有所获,基本厘清了诸葛亮所筑“乐城”的具体位置,即:今城固县乐城村(镇政府亦设于此村),城脉米仓山;.护城河宽九米九深六米,六年前护城河尚存西南段部分,现今已填平成公路,难识护城河遗址面貌。


东晋《晋略》记:“乐城在今县西十八里”。晋代成固县治在汉王城,出城过汉江白崖渡到乐城,是一条直线距离的平川大道,约十八里。成固古代计算县治到各地里程l,均是从渡口处计算,这是陕南古代临江型郡县的一大特色。如《清康熙城固县志.卷一疆域》记:“正南八里自汉水白崖渡至堰沟口,平路”;“东南离城四里孙家渡口,七里至响滩沟口,系平路“;“ 正北城无门,由湑水河柳渡口,至庆山、升仙口三十里,平路”……《明嘉靖城固县志.卷二.建置志》记:“白崖渡,县南四里,汉江“。从汉江白崖渡至乐城一十八里,县治至白崖渡四里,共二十二里。佐证各史书记载:“乐城在县西十八里”,正确无误。1965年,胡耀邦任陕西省委书记时给城固拨款,修建了第一座汉江大桥,县治到乐城村公路改在沿巴山北麓山边,虽节约了大片土地为旱涝保收一年两熟良田,但县治至乐城村公路成了一条“半圆形”环线,里程长达二十三公里,造成今人误解:认为县治至乐城村不止十八里。
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沔水》载:“门水(汭水、文水)东南流经胡(古)城北,三城奇对,隔谷罗布,深沟固垒,高台相望”。译文:“门水(文水、汭水)往东南流经胡(古)城北面注入汉水,此地有诸葛亮修建的乐城、战国时所筑之扁鹊城、西汉韩信所筑的古城,三座城池在汉水南北两岸分布,都有很深的护城河和坚固的城墙,均筑在高台上,可以隔汉江互相观望,形成鼎足之势”。古城在汉水北今柳林镇,扁鹊城在汉水南今董家营镇,与汉水之南的乐城正好形成“三城奇对”、三水包环、隔江相望。


《资治通鉴. 晋纪十八》所载距离亦可佐证:“九月、代王什翼犍筑盛(成)乐城于故(古)城南八里”。此处把筑乐城的人名记错了,“代王什翼犍”是东晋时拓跋鲜卑族君王,一直生活在漠北地区,后来统一大草原建立代国后,域地在内蒙古与外蒙古交接地带,与中原联系较少,根本就没有到达过陕南汉中,怎么会筑乐城呢?但记载的乐城方位和里程却没有错,即“筑成乐城于古城南八里”。成固古城村南距乐城村恰为八里!我骑上电动车实地测距两次,不多不少整八里(四公里)!明确无误的佐证现乐城村即是三国时诸葛亮所筑“乐城”之地。


明嘉靖《城固县志》载:“乐城在城西”。乐城村正是居县城之西。我站在县城不同方位,多年观察太阳落西是否在乐城村方向,结论是:每年春、秋、冬三个季节,太阳一直落于乐城村偏南一点点的西方,夏天太阳落于乐城村正西方。当然,肉眼观察计有误差,为了进一步证明“乐城村在县城之西”,我特请城固大堰塘堪與(风水)师王先生从县城钟楼前后测定,结果是:“乐城村在县治西方245度”!城固县治从宋崇宁二年移至现在位置,再未搬迁过。佐证:明嘉靖城固县志记载无误。当然,明《嘉靖城固县志》亦有延袭照录前人记载之嫌。那么,按照南朝前成固县治一直在现庙坡村汉王城测定:乐城村恰在县治正西!古人记载乐城方位在“县治西”是准确的。 成固“北瞰关中,南蔽巴蜀,东达襄邓,西控秦陇”,形胜之地。新石器时代成固人舜帝筑“西舜城”于黑水(现湑水)与汉水交界处的高梁上。1979年,城固县武装部在西舜城(汉王城)遗址植树造林时、挖出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长20.7厘米的白玉圭(有人称玉斧)。玉圭为古代帝王、诸侯朝聘、祭祀、丧葬时所用的玉礼器,长条形,也称“珪”,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有差异。玉圭不仅是祭祀天地四方神灵的代表器,也是瑞信之物,因长短、大小、薄厚不等,象征身份等级不同!始取于新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石铲、石斧。玉圭是远古祭祀、盟誓的重要礼器,“朝觐礼见”时标明等级身份。此白玉圭长达20. 7厘米,是帝王级别使用之礼器,应是舜帝在紫金台(高土包)上燔祭所用玉器,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。西汉刘邦初到汉中,就居住在西舜城,而后人们便习称西舜城为“汉王城”“赤城”。公元前316年,秦惠文王赢驷发动“巴蜀之战”,首先吞并了夏禹所立的褒国,实行郡县制,改褒国为汉中郡,郡治设沔水之阳(今汉台区),同时置成固县,成固县治设于“西舜城”。民国著名文字学家、考古学家、金石学家、书法家容庚,1935年编著出版的《秦汉金文录》载:青铜戈铭文“秦成固戈”四字(出土于成固秦墓);佐证秦惠文王始建汉中郡时置成固县无疑。南朝时成固是宋国边疆前线,宋皇帝刘裕令将县治搬迁至古蜀道的斜谷道口庆山后,以拒北方南下之敌;并取战国赵人著《荀子·王霸》“兵劲城固”,改“成固”为“城固”, 意为"城池固若金汤”。北宋崇宁二年(1103)迁县治于现址。明嘉靖县治即在今县城之地。

北宋司马光《资治通鉴. 卷第七十一 》记:“汉丞相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,筑汉城於沔阳,筑乐城於成固”。“南山”,即巴山;汉中人一直称巴山为南山,称秦岭为北山。“原”同“塬”,《说文解字》释:“原作厵,异体为原,表示水源、水流起头的地方”。“水流起头的地方”就是高处。即:诸葛亮筑汉、乐二城均在巴山北麓延伸地带汉江南岸四周平畴中部隆起的高处。唐张子容《乐城岁日赠孟浩然》诗:“更逢习凿齿、言在汉川湄”。“汉川湄”:汉水河畔的风情。佐证乐城亦在汉江南岸河畔高地上。

乐城地名贯古今

中国早期文明集中在中原一带,所以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北等省有很多地名拥有数千年的历史,比如河南舞阳,因位于舞水之北而得名,自商朝开始沿用至今,己有3600多年历史。再如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“秦帝国”都城咸阳,距今2370多年,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,渭水穿南,嵕山亘北,山水俱阳,故称咸阳;“咸”字意为“皆”、“都是”。另一种说法是:有人根据《史记》和秦都咸阳出土的陶文,认为商鞅在此置 “咸亨”、“阳里”,公元前350年,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取“咸阳”。历史上数千年而未改地名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,南昌、邯郸、洛阳等均是如此。汉建安十六年(211),陕西略阳县氐族人杨茂搜,在甘肃西和建立了仇池国。前仇池国和后仇池国共立国386年,经晋至隋六个朝代,皇帝传位18人之多,南北朝时曾统辖陕、甘、川三省边境六郡十八县;开皇元年(581)被隋开国皇帝杨坚所灭,其仇池国所在地现名“仇池村”。地名作为文明之源,既是文明载体,又是诠释和传承文脉的历史源泉。“今人不识古时月,古月依旧照今人”。三国时诸葛亮筑于汉水之南高地上的“乐城”,今称“乐城村”,文脉相传,人文相承,地名近二千年不变,历史载体厚重;就连小到乐城村内的街道,至今仍延用三国时诸葛亮所定名“乐丰”!说明华复文化文脉有其顽强毅力及坚固精髓。明《嘉靖城固县志、卷之四.二十三里》名:“乐城(里)”;清《康熙城固县志.卷之一.里编二十有四》名:“乐城里”。里,属明、清地方行政区划,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。明、清“乐城里”行政名称一致,佐证乐城称谓一脉相承、延袭相续、并未变更“乐城”称谓。 唐孟浩然《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》诗:

畴昔通家好,相知无间然。

续明催画烛,守岁接长筵。

旧曲梅花唱,新正柏酒传。

客行随处乐,不见度年年。

乐城的战略意义

汉中坐落在关中和巴蜀之间,属于两大区域交接的中间地带,因此,成为三国曹魏和蜀汉双方频频用兵、争夺激烈的战略要地。汉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山环水绕,气候温润,土地肥沃,物产丰饶,水木清华,峰峦叠嶂,河川、丘陵、平坝有利于农业垦殖。《华阳国志》称其:“厥壤沃美,赋贡所出,略侔三蜀”。与天府之国的四川齐名。东汉末期张鲁谋士阎圃称汉中:“汉川之民,户出十万,财富土沃,四面险固。上匡天子,则为桓、文,次及窦融,不失富贵”。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言汉中:“北瞰关中,南蔽巴蜀,东达襄邓,西控秦陇,形势最重”。汉中是联系秦陇、巴蜀、襄樊的交通枢纽,得汉中者攻防俱便,可掌控军事主动权,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历朝累代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南宋名相、抗金大将、民族英雄、地理学家张浚曰汉中:“实形胜之地,前控六路之师,后据两川之粟,左通荆襄之财,右出秦陇之马,号令中原,必基于此”。汉中北居秦岭,南屏巴山,四面群岭环绕,峡谷纵横,石穴无数,地形相当复杂,构成了交通往来的巨大障碍。尤其是秦岭通巴蜀诸古道的河谷两侧,悬崖峭壁,嵯峨千仞,人马难行,“猿猱欲度愁攀援”;古人常在沿途凿山架石,铺木坂修建栈道。守军可凭借山险设置要塞,亦可烧绝栈道阻挡敌寇,能够起到以寡制众、以少胜多、“一人当道、万夫没开”的效果。宋代礼部尚书兼给事中、国史院编修牟子才称汉中:“前瞰米仓,后蔽石穴,左接华阳黑水之壤,右通阴平秦陇之墟”。三国时蜀汉偏将军、曹魏车骑将军黄权认为汉中是“蜀之根本”。三国时蜀汉大臣杨洪称汉中为“蜀之咽喉者也”。刘备在建安十九年(214)占领益州后,曹操立刻意识到将威胁关中。为了不让刘备抢先夺得汉中,进逼秦陇,曹操迅速率军西征,打败了张鲁,控制了汉中;并派张郃领兵占领巴中,作为卫星城市拱卫汉中,巩固汉中要塞不受侵犯。刘备采取针锋相对策略,倾全力与曹操争夺汉中。经过一年多的的兵戈铁马反复交锋,终于迫使曹军撤退,获得了汉中。此后数十年间,汉中成蜀国之北大门,保障了蜀汉首都安全。北宋著名地理学家乐史称:“汉中实为巴蜀捍蔽,故刘先主初得汉中,曰曹公虽来,无能为也。是以巴蜀有难,汉中辄没。自公孙述、刘备、李雄、谯纵据蜀,汉中皆为所有。氏虏接畛,又为威御之镇”。史实证明:汉中之得失,与蜀国之安危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。


诸葛亮有匡扶大汉的英雄气魄,有躹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人格魅力,有经天纬地的文韬武略;其精神、意志、智慧彪炳史册、穿越两汉、光照千秋、影响深远,其超众天才和人格修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签和名片。蜀汉皇帝刘备曰:“吾有孔明,好像鱼儿有了水”。东吴皇帝孙权曰:“丞相德威远播……”。曹魏司马懿曰:“诸葛亮乃神人也”。蜀汉后主刘禅曰:“神武赫然,威镇八荒,建殊功于季汉,参伊、周之巨勋”。南蛮首领孟获曰:“诸葛亮是天神一般的存在,南中人对他充满了敬畏”。值得注意的是:诸葛亮筑汉、乐二城、移相府营寨于乐城,均在汉水南岸!显然是为了加强汉中防务、抵御魏军入侵。相府营寨是指挥中枢,设在汉水北岸赤土坡旁边的斜谷道口有缺陷:魏军依仗雄厚兵力,突破外围防御进人汉中川道,相府营寨即面临背水迎敌之不利局面。若是迁徙到巴山北麓的汉水南岸乐城,敌兵来攻时必须先涉宽4.2里的汉水,蜀军可趁半渡而击,或是乘其未列阵时发动进攻,陷敌于背水作战之窘境。此部署在防御守土为上策。与此前刘备率军入阳平关而后渡沔水于岸之南、依定军山势扎营垒寨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
汉中盆地呈长条形,南北宽约40公里,东西长约110多公里;北踞秦岭,南㬚巴山,险岭连绵、峰峦叠嶂、“峻崿百重、绝壁万寻”、“连峰接崖、莫究其极”、“险关要塞、坎势险阻”,《汉书·地理志·梁州》载:“南山檀柘,号称陆(绿)海";山地占总面积的85%以上,属军事要塞,十分有利于防守。三国时,蜀汉首都在益州(今成都),汉中是蜀汉的前沿阵地。得汉中,可北图关陇,南蔽巴蜀;固汉中,则固益州之咽喉,固存亡之机会;若无汉中则无巴蜀矣,此家门之祸也。《三国志•蜀书•黄权传》记:“若失汉中,则三巴不振,此为割蜀之股臂也”。因此,镇守益州北大门之汉中,任务艰巨,担子很重,千万不敢疏于防范。

诸葛亮有先见之明,料事如神,深谋远虑,早知首都益州北屏汉中之战略要塞的重要性。于建兴五年(227)春上奏《后出师表》决定:主动出击、北伐曹魏、稳定后方、夺取关中。其《后出师表》之立论:“虽敌强我弱,但战争在人不在物……与汉贼曹魏势不两立”。向后主刘禅阐明: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之遗愿,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之大事!《后出师表》涉及军事态势分析,事关蜀汉安危!其忠贞、壮烈、大无畏气概,憾山动岳,超出了《前出师表》之要旨;其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精神,正是诸葛亮之坚贞不屈之意志!令读者肃然起敬。


《三国志. 后主传》记:“建兴五年(227)春,丞相亮出屯汉中,营沔北阳平、石马”。诸葛亮到汉中后,设营筑寨、坚壁清野、垒堡造(烽火)台,将大批军队驻扎在“汉水之北的阳平、石马、赤土坡”。阳平地处沔阳西北汉水与嘉陵江间隔的分水岭之处,属于关隘,三山夾持,易守难攻,可以阻杀由陈仓道(又称故道、嘉陵道)南犯之曹冦。石马位于今汉台区之北,两山对立,壁仞千丈,“山月临窗近、天河入户低”,褒河水穿谷而过,可阻杀由褒谷道而南下的曹贼大军于绝壁千仞之中。赤土坡位于成固之北,方15里,诸葛亮据其地形地势,在此没置了“奇门八卦阵”,可有效阻杀由褒谷驲路道、斜谷道、子午道而南下入侵之曹军。因此,诸葛亮统率十余万大军进驻汉中后,在七年之内从汉中出发六次兴师伐魏。有不少书籍载:诸葛亮当时汉中驻军约二至三万。实际是当时蜀汉的精锐部队大都驻军汉中,数量在十万以上。这从第一次北伐街亭战败后退还汉中斩马谡以谢众记载可知:“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”。《晋书. 卷一. 宣帝纪》载:“建兴十二年(234) ,诸葛亮领大兵进入秦川;二年,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,垒于酈之渭水南原”。司马懿给其弟司马孚书信曰:“亮志大而不见机,多谋而少决,好兵而无权,虽提卒十万,已堕吾画中,破之必矣”。


诸葛亮一生造就了不少传奇,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、发明家、作家,诸葛亮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奇才,用兵如神,是怪杰、鬼才、魔师。但是,许多人不知道的是:诸葛亮还是造诣颇深的“堪與(风水)学家”,上知天文,下通地理,呼风唤雨、飞沙走石,其精研《奇门遁甲》(俗称透天机),并依据其原理,发明创造了“奇门八卦阵”,设置于成固东九岭的“赤土坡”。康熙《城固县志.古址》载:“赤土坡,在城北三十五里处,周十五里,土色俱赤,武候屯军于此”。至“建兴七年(229),诸葛亮又将设于巴山北麓的成固黄沙手工业作坊基地、后勤保障基地、粮食倉库(邸阁)等,迁往赤土坡附近的斜谷道南口,修建了“赤岸库”(邸阁)。邸阁为何又称“赤岸库”呢?《汉书. 高帝纪》:“姬曰:吾子白帝子也,化为蛇当道,今者赤帝子斩之”。赤帝子即刘邦。东汉应劭注:“赤帝,尧后谓汉(王)也”。项羽封刘邦为汉王,赴汉中后即驻军于黑水(今湑水)岸边舜帝所筑的“西舜城”。此城因刘邦初到汉中时所居,后来人们称“汉王城”、“赤城”。邸阁大仓与汉王赤城同在黑水岸边相拒仅30里的上下游,自然称“赤岸库”。明《嘉靖城固县志》记郎中陈文冈诗首句就是:“赤城近在白云隈,联辔还看双璧来”。《读史方舆纪要. 卷五十六. 陕西五.汉中府》记: “赤崖,在府城西(东)北,亦曰赤岸。武侯屯汉中,置赤岸府库以储军资”。

《三国志.卷三十三. 蜀书. 后主传》载:“(建兴)十年(232),亮休士劝农于黄沙,作流马木牛毕,教兵讲武”。黄沙在成固巴山北麓的山中,是诸葛亮驻军之粮倉,亦是诸葛亮制造武器和制作木牛流马的作坊之地。清《康熙城固县志.卷二》载:“黄沙屯,在黄沙水侧,诸葛武候之所开也”。《水经注.卷二十七.沔水上》:"汉水又东,黄沙水左注之。水北出远山,山谷邃险,人迹罕交,溪曰五丈溪。水侧有黄沙屯,诸葛亮所开也"。《读史方舆纪要.卷五十六》载:"黄沙水在县东四十里,有天分堰引水溉田“。诸葛亮将驻守兵卒、手工作坊、储备粮仓等从黄沙屯搬迁至斜谷道南口,既是挥师出兵很方便,又是粮草接济很及时,重点是中途不过汉江水。诸葛亮六出祁山、北图曹魏时就是挥师从斜谷道而北进,用木牛、流马运送粮草。《三国志.卷三十三.蜀书.后主传》载,“(建兴)十一年(233)冬,亮使诸军运米,集于斜谷口,治斜谷(口)邸阁”。“邸阁”,是三国时军队储粮的大仓,通常设置在交通要道。平时积贮,战时便于就近取食。斜谷道口即今城固升仙口,赤岸库(邸阁)设于斜谷道口的刘营。东汉建和二年(148)汉中太守王升《石门颂》曰:“斜谷之道,其泽南隆。八方所达,益域为充。自南自北,四海攸通。君子安乐,庶士悦雍。商人咸憘,农夫永同“。据传,当时斜谷道口的“邸阁”大仓,屯粮充盈,足可够十多万大军食用两年。诸葛亮在斜谷道口,不仅设有屯粮大仓,还设有木牛流马作坊,另设有大型武器制造作坊,由名匠蒲元主持。《诸葛亮别传》记:"亮尝欲铸刀而未得,会蒲元为西曹掾。性多巧思,因委之于斜谷口,熔金造器,特异常法,为诸葛铸刀三千口.....成,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,举刀断之,应手虛落,若剃水刍,称绝当世,因曰神刀"。可见,蒲元为铸刀“神匠”。


诸葛亮安排蜀汉军队从巴山北麓的黄沙屯,往秦岭南麓的斜谷道口赤岸库(邸阁)所运大米、小麦,除了汉中所产之外,还有从后方四川调运而来的不少粮食。待大军出征后,再由斜谷道口运往秦川。从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情况来看:十余万军队在五丈原与曹魏军队对峙半年之久,从未发生缺粮现象。诸葛亮终于解决了历次北伐粮草紧张的问题。孔明死后,蜀军撤退,司马懿“乃行其营垒,观其遗事,获其图书、粮谷甚众”。佐证蜀军给养充足、粮草丰盈。诸葛亮在乐城制定的“赏罚必信、科教严明、奖励农桑、与民生息、耕武缮兵、屯田积谷”的政策,使蜀国元气大升,开创了一派升平祥阳的丰乐局面。


在汉中盆地秦巴山区各关隘古道驻军布阵,诸葛亮仍延袭刘备、魏延之法,即“城池加围守”,并未改动。“城池”驻军重在汉中、武兴(今略阳)、南乡(今西乡)、镇远、留坝等县城,即借用旧有城池,利用交通枢杻之重要区位,若一方有警则各方迅速出击,策应歼灭。“围守”建造大都是在汉中盆地的四周山峰险岭、古道关隘之处修筑。《三国志.卷四十四.蜀书.姜维传》载:“初,先主留魏延镇汉中,皆实兵围守,以御外敌,敌若来攻,使不得入”。建造围守材料均是就地取材,一般是以土木筑堑壕、 围墙、营垒,外置铁蒺藜、鹿角等,坚拒敌人不得进入汉中盆地平川地带。沔阳之阳平关、成固之黄金戍、兴势山(两地之后划归洋县)等皆如此,皆有铁桶般坚实之牢固围守。“兴势阪,山形如盆,外甚险,中有大谷。汉建安二十四年(199),先主于兴势作营。其后武侯尝屯戍于此,为蜀汉之重镇”。《三国志.卷四十四.蜀书.姜维传》载:“及兴势之役,王平捍拒曹爽,皆承此制也”。宋元史学家胡三省曰:“围守,即魏延所置汉中诸围之守兵也”。南朝地理学家、史学家顾野王《舆地志》记:“石门在褒中之北,汉中之西,是为全蜀之险固也”。汉台区石门和石马坡,勉县阳平关,与成固赤土坡之“奇门八卦阵”驻军,与秦巴山中各关隘要塞之“围守”,连成一片,置烽火台,互相呼应,机动灵活、是为天牢。

但是,事物总有一分为二。诸葛亮用兵一生谨慎。假若敌人偷袭、或者四面同时进攻,汉中将东西难顾、南北有隙、首尾带瑕、芨芨可危!单靠汉江北岸阳平、石马、赤土坡驻军,在意外情况下有顾此失彼和背(汉)水作战不利之虑。成固前瞰巴山、后踞秦岭、左控荆楚、右扼陇青,位于商、周、秦、汉以来的三条古蜀道交汇之处,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。当时从长安到巴蜀的子午道、斜谷道、褒谷驲路道,均要从成固的汉水之南“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”的“通秦、连蜀”要塞五郎关通过,才能经米仓道通往巴蜀。汉水南岸无指挥中心和阻击据点,如果敌军突破汉中外围关隘进入盆地,就会手忙脚乱、疲于应付。于是诸葛亮决定筑汉、乐二城作为指挥中枢和汉水南岸之堡垒阻击据点。再加当时宽4.2里的天然屏障汉水,应对任何复杂多变的军事情况游刃有余,等于给汉中的扼守加上了“双保险”!因此,在西面汉水上游的沔阳南岸巴山北麓延伸地带要塞高地上筑汉城,可以阻杀经陈仓道、阳平关入侵之敌;在东面成固汉水南岸巴山北麓延伸地带要塞高地上筑乐城,可与汉水北岸赤土坡奇门八卦阵、沔阳汉城驻军,构成鼎立之势,互为犄角,成为天牢石穴而掩埋褒谷驲路道、斜谷道、子午道南下之魏㓂;同时亦可阻杀逆汉水而上之敌。使汉中壁垒森严、铜墙铁壁、固若金汤。后来姜维守汉中时撤离汉水北岸的阳平关、石马、赤土坡驻军以及四山之兴势围、黄金围、武兴围等四周山岭关隘驻军,单靠汉、乐二城驻守部队抵抗曹军,显而易见是下策!敌方困守围城、各个击破,蜀汉危矣!真是没有领会诸葛亮排兵布阵之要旨。可见姜维与诸葛亮的军事才干差距不是一点点,而是十万八千里!多年来,笔者也一直从地理上疑惑诸葛亮为何在汉水南岸筑乐城?待“十天高速公路”通车后才愰然大悟、疑惑顿消。堪测高速公路是从科学角度出发,既要走最捷径,又要从地质结构最安全的“形和势”出发。乐城实为:“通秦连蜀”、“抌西待东”、“诱敌入(汉)水”、“瓮中捉鳖”之“十字路口”的战略要塞!诸葛亮依据秦代人发明的“堪舆学“(风水)原理,找到了“龙脉”圣地,确是致敌之“七寸死穴“!正如秦代堪輿学家在崇山峻岭、万豁千谷、连绵起伏的山川中寻到秦始皇陵之龙脉一样:将秦始皇陵定位于临潼“龙头“上。可见,秦代人创立的堪輿学(风水)奥妙深邃无比,普通人难以掌握和理解。

乐城周围营堡林立

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,旷世济民。例如魏延献“子谷奇谋”之计未予采纳。诸葛亮在屯守汉中期间,以北伐为己任,亲自率军北图曹魏。公元228年春,蜀军准备第一次北伐时。《魏略》载魏延献计曰(译文):“曹魏守护长安的大将是曹操的附马女婿夏候楙,年少无谋。魏廷愿意亲率精兵五千,背负粮食的军兵五千,从驻地褒中(石马)出发,沿着秦岭南麓向东,通过子午谷向北前进,不超过十天即可到达长安。夏侯楙不知攻取长安的蜀汉军队多寡,会弃城坐船而逃,魏延便可顺利占领长安,随即一举夺取潼关。曹魏纠集各地兵马反攻再夺长安和潼关,尚需二十余日。这段时间内、丞相您己率大军从斜谷道进发,与魏延所率一万军兵会师在长安。如此,则长安和潼关控制于蜀汉,我们以长安为基地,天下可定矣”。如此绝妙神计,诸葛亮却不予采纳,反认为此计不妥,不利因素太多,未必能如此顺利,怕万一被堵在子午道中,将陷于进退维谷之地,岂不全军覆没!最终诸葛亮选择了“安从坦道、可以平取陇右、十全必克而无虞”之策。确立了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。敌军正是掌握了诸葛亮之谨慎特性,子午道北口几乎无兵把守。失去了一次大好机遇。之后,三国司马懿评论魏延子午奇谋:“诸葛亮平生谨慎,未敢造次行事。若是吾用兵,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,早得多时矣。他非无谋,但怕有失,不肯弄险”。晋《三国志》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:“然亮才,于治戎为长,奇谋为短;理民之干,优于将略”。明代诗人王时熏感叹:“高叠山峰一洞穿,奇兵独出将旗寒;可怜前后出师者,此计当年失魏延”。唉叹!唉叹!弱势的蜀汉,只有出奇兵方有胜算把握。这也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均无功而返的本质原因。这也是曹魏邓艾借鉴魏延之计出奇兵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、伐林为径而夺取益州歼灭蜀汉的捷径。诸葛亮借鉴春秋战国时秦惠文王䇔驷先夺取巴蜀和褒国(汉中)的经验,缮兵强国,待粮草充盈、蜀汉富强再夺取天下!后《出师表》战略伟岸无隙,却没有秦惠文王赢驷的胆略、魄力、手腕。秦惠文王11岁一怒可杀30多人;诸葛亮斩马谡还要“挥泪”。秦惠文王敢车裂秦国大功臣、其父秦孝公免死的商鞅;诸葛亮华容道还要给关羽留人情放曹操。秦惠文王用计“石牛屙金”,伐蜀还要蜀国把道路给修建宽广;诸葛亮伐魏就做不到让曹魏给把斜谷道加固加宽。故,秦惠文王和诸葛亮同样是先得巴蜀和褒国(汉中),而䇔驷在其第六代孙秦始皇赢政成功一扫六合、天下一统;而诸葛亮非但没有一统天下、且蜀汉早亡。再加诸葛亮用人不当,致死后蜀汉内讧不断。杨休杀死智勇双全的魏延……姜维撤掉沔阳、阳平、石马、赤土坡、斜谷道口等扼守驻军,蜀汉就走下坡路了,安有不亡之理。后人扼腕长叹于事无补。这也算是:江山代有才人出、“人无完人、金无足赤”、“智者千虑、必有一失”吧。


可见,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,故以乐城为轴心,在其前后左右筑营垒堡、建寨坚壁、驻军联防、浇铸铜墙铁壁之防线,围绕保卫丞相府指挥中心乐城而排兵布阵,竖旗列势。乐城南设谢家营、口头营、龚家堡、张家营、南坎营、韩家营、舒家营、汪家营、湑家营、胡家营等;乐城北置包家营、范家营、王家堡、曾肖营、张营、吴家营、沙河营、郑家营、孟家堡、淡家营、周家营、饶家营、杜家营、舒家营、孟家营、黄家营、鶴鸣营、熊家营、谢河营、张家营、杨家营、杨西营、李家堡、万家营、方家营、刘营等;乐城东筑余家营、徐家堡、王家堡、杜家堡、董家营、唐家营、余家营、湖广营、袁家营、叶家堡、胥家营等;乐城西建王家营、吴家营、江西营、肖家寨、坡树营、胡家营、宗营、大营、小营等。并有烽火台为号,互相策应,互为作用,真是步步为营、谨慎布控、超前设计、防患未然、铁环连堡、严密无隙。孔明非但汉中前线设营垒寨,在蜀汉政治中心的四川各地亦是如此。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,三国之际,营、寨、堡在四川随处可见。川北巴州有石城、雪峰、鹰嘴、高眉等21堡;通江县有马鞍、花石、船头、黎树等51寨;南江县有诸葛寨、柏林营、两河口堡等26处;阆中县有唐清、全子、章溪等62堡;南部县有思依等118堡;广元县有焦坝等37堡;昭化县有曲回等24堡。真是营、寨、堡林立壁垒。《晋书》记:司马懿赞诸葛亮:“天下奇才也”。连对手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“乃为神人”!

出土文物佐证

城固乐城村可以说是:乐城遗址文物比比皆是、遍地都有、随处可见。一是三国乐城之东汉砖,从许多住户的墙壁、园落、菜地等随拍部分。










二是三国乐城丞相府之特大柱顶石:目前出土发现六个,高33厘米,径55厘米,对角69厘米,石质为带筋纹的青石;普通百姓建筑材料没有如此大直径的柱顶石。


三是石鼓形柱顶石,目前出土共四个,本人收藏到两个,镇政府中门两边另有两个;毎个高58厘米,径45厘米,清末时出土于乐城村。

此四个鼓形柱顶石(有学者言是丞相府五虎上将参与议事时坐墩,仅缺一)雕刻风格雄浑大气、粗犷豪放、遒劲秀逸、线条精致、十分养眼,尤其是“圆钱形”纹饰图案时代特色突出,别具一格,雕琢精细、工艺老道,应为当时诸葛亮在修建乐城蜀相议事厅内之柱顶石。“斧凿间犹觉汉风扑面,品味中赞叹艺术生命”。20世纪90年代,陕西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神木县大保当m20墓出土一件汉代门楣画像石,上面亦雕琢有串连式圆钱形纹饰图案,佐证圆钱形纹饰图案在东汉已广泛应用,此汉代圆钱形纹饰门楣画像石陈列展出于陕西历史博物馆。东汉圆钱形纹饰石雕全国出土较多,山东、四川、山西均有。此四个蜀汉石鼓型柱顶石地城特色突出,把中国南北过渡地段汉中域地的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,对研究岭南东汉文化、雕刻、美术、民俗、装饰、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意义和文物价值。中国最早的石鼓称为陈仓石鼓,属中华九大镇国国宝之一,被康有为誉为"中华第一古物"!发现于凤翔府的陈仓山(今宝鸡市石鼓山),石鼓共10个,每个高二尺,径一尺多,重约一吨,上面均镌刻有 "石鼓文"(大篆);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,故又称为 《猎碣》石 。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的一段历史,是中国最早的篆书诗文之祖,创中国文物史之奇迹。唐韩愈著有《石鼓歌》。此10个石鼓现藏于故宫博物院。

四是乐城村有大量当时乐城铺设街道的石条,褐红石、青石、麻白石等均有,应为巴山北麓就地取材。乐城村街上的明清民国建筑再雕琢细加工后使用不少,四周村庒的清和民国建筑亦有使用,当地人卖给外地人也不少。


五是乐城之半环形石条所砌圆形水井,直径大到1.3米,罕见;为成固境内最大水井!连同砖砌水井乐城村共有五口之多。佐证三国时乐城内驻军众多,人马饮用水耗量巨大。

一言一蔽之:乐城村即为三国时诸葛亮所筑之乐城。是历史可追溯到近两千年的军事要塞,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遗址。在三国时曾为巴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,传承着中国南北过渡地段的文化特色。乐城遗址所出土的柱顶石、汉砖、石条、现存水井等,见证了古乐城之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、习俗等丰乐繁荣,承载着风云激荡、兵戈铁马、挥斥方遒、韬略运畴等厚重历史,让世人能够穿越时空随道,感受近两千年前的一幅幅激荡画面、一阵阵风云变幻、一柄柄剑戈飞舞的风彩……诸葛亮在乐城开创了一派“田畴辟、仓廪实、器械利、积蓄饶”的丰乐、乐清、乐丰局面。乐城,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;乐城,演义着华夏圣地的角色;展现出一幅幅浓墨重彩、可歌可泣、憾鬼神、泣天地的画卷!乐城,是传奇鬼才诸葛亮之根据地,居此,六出祁山,北伐曹魏、升平祥阳;且以此为中心,在秦岭南麓的斜谷道口建倉屯粮、垦田耕武、劳军备战、铸刀造枪、煆戈制戟,绘蜀汉宏图、造木牛流马、布八卦奇阵、秦巴擂鼓、汉水放歌……文化传承没有时代界限,人类对智慧追求永无止境,特别是对“高风亮节、足智多谋、德才兼备”的战神、鬼才、卧龙,更是神驰魂萦、肃然起敬、顶礼膜拜、奉若神明。皇家赞其忠,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;士子颂其慧,“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”;百姓拜其聪,“智慧超群,无所不能”……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论文说武、发明创造、廉洁修身、排兵布阵,总绕不开孔明。近两千年来,无数华夏儿女,更是感慨万千、神驰魂萦、五体投地,赞其功盖天下,颂其日月同辉。明代皇帝朱棣情不自禁曰:“昔云南僻在万里,山川险固,历代罕有能平,惟诸葛孔明以天下英才、忠信智谋,南征北伐,功盖一世,遂艾夷之。循至后世,叛服不常,莫能制驭”。

乐城其它两名的来历

漫漫岁月长河,悠悠历史文化,乐城又出现了“南乐堡”和“上元观“两个域地之名:

南乐堡。此名与明代末期当地乡官(现村支书或村主任)张凤翮有关。对于古人,今人本不欲议论,实在绕不开仅略作说明,让读者去窥管见豹。《明史.卷二百九十四.忠义六》记张凤翮之全文:“乡官张凤翮,字健冲,天启五年(1625)进士。崇祯中(1637)官御史(现中纪委七品官)。极论四川巡抚(现省委书记或省长,二品)王维章贪劣,而请召还给事中章正宸,不纳。出按云南,还朝,言:陛下议均输再征一年,民力己竭,讨贼诸臣泄泄沓沓,徒糜数百万金钱。帝纳其言,敕兵部飞骑勒熊文灿进兵,而张献忠已叛矣。十五年(1642)迁浙江右参政(现省纪监委书记,五品),未任而罢。贼陷城(固),协之仕,不屈死(1643年,44岁)”。首先,张风翮的这个年龄应该是基本准确的,其并非退休回故乡养老人员。明朝廷规定:“超过40岁不能入翰林,超过38岁不能当御史”。张风翮“祟祯中(1637)官御史”。按最高年龄38岁计,出生于1599年;崇祯“十五年(1642)迁浙江右参政、未任而罢”。等于开除回原籍任乡官是43岁,1643年被李自成起义军所杀时44岁。据正史记载佐证:其人修养和人品不怎么行。可以归纳其一生:张凤翮26岁考中进士,一直在中央督察院(现中纪委)工作,38岁任御史(七品)。张凤翮到云南巡按时仅路经四川通过,既没深入调查、又没铁证如山、只凭道听途说,回京后却上奏弹骇四川巡抚(现省委书记或省长,二品)王维章贪腐劣绩。朝廷自然不与采纳。其实,四川巡抚王维章是个才高八斗、德高望重、文功武略的省级“一把手”,在四川担任副巡抚期间就政绩卓著。据有关档案记载:崇祯五年(1632),永顺土司宣慰使彭元锦被人谋杀,他的孙子彭弘澍继位。酉阳土司趁机联合保靖土司以缉拿“真凶”为借口攻击永顺土司,永顺新任土司彭弘澍上奏朝廷请求处理解决此事。明朝廷接报后立即派湖广和四川10名省级官员查勘。但是,酉阳与永顺土司之间既是姻亲又有宿仇,因此整个事件错综复杂。明朝廷用了整整五年时间,最终秉持“不治之治”策略而结案。

其“不治之治”策略,正是四川巡抚王维章提出!顺利处理了酉阳土司与永顺土司之间的矛盾。朝廷上下好评如流。在永、酉土司纷争事件中,四川巡抚右副都御史王维章注重调查研究,深入永顺、酉阳、保靖三土司内地反复调查了解实情,分析原因,归纳总结,找出矛盾核心,解开症结,最后奏本:“永、酉二司分辖楚蜀,其地则唇齿相连,其人亦姻缘世结,但喜怒无常,惟强是现……急欲仰声国法以杜邻祸,杀戮之奏所自来矣;奏请以不治之治之策决之……”。王维章此看法符合事实,有理有节,能见度高、操作简便成效甚著;对永、酉二司关系及情形态势分析透彻,事实准确,策略得当;对事件本质具有独到见解,对处理事件属棋高一着的神妙高招。最终在朝廷协调下,永顺土司与酉阳土司以“双方签订和解盟书”得以解决。当时还是副职的王维章给皇帝奏本采取“不治之治”策略,体现了土司制度下中央与土司(地方)的权力分配。朝廷的“不治”留给了土司“自治”的空间,朝廷的“治”强化了朝廷对土司的掌控以及处置事件的决断能力,其“不治之治”策略,彰显了国家治理能力,体现了明朝管理地方土司的政治智慧。对土司制度、权威决断、朝廷运筹等具有重要意义。张凤翮无的放矢之奏本弹骇四川巡抚王维章自然蒼白无力,朝廷当然不与采纳。


崇祯十五年(1642),张风翮升迁为浙江右参政(现省纪委书记,五品)。但是,由于张凤翮其人其德其节其操有问题,朝廷中可能有人上奏(奏折我还未查出)而调查核实后“未任而罢”!等于给了现“双开”处分!但又留了个尾巴:遣回原籍任无俸禄的乡官(现村长或村支书),以观后效。1643年,在任原籍城固唐家营乡官期间,李自成起义军打进城固县,让张凤翮为起义军服务,其不从,便把他与城固县长司五教一起杀了,时年44岁。

那么,一个无俸禄的乡官为何又能载入正史呢?因张凤翮不愿为李自成贼窛服务,算是忠于朝廷,故把他放在明史“忠义条目”卷中记载下来了。


据传:张凤翮在当地任“乡官”期间,号召当地群众修建了避匪之患的“南乐堡”,故“乐城”有了“南乐堡”之称谓。实际是:张凤翮敢“冒天下之大不韪、贪天之功归已有”。把东汉末期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修筑的乐城,巧立新名改成南乐堡!而摈弃了诸葛亮“乐城”之称谓、窃取了诸葛亮之“原上”(高处)筑乐城之功,标为自已高处筑“南乐堡”!篡改了史实。张凤翮崇祯十五年(1642)被朝廷开除还乡至崇祯十六年(1643)被李自成“贼寇”所杀,其间仅数月,根本没有时间筑一座宏伟的城池!诸葛亮当年筑乐城从229年至231年,调动数万兵力,用了近三年时间筑成。显然张凤翮没有这个能力!只是巧改“乐城”为“南乐堡”之名罢了。也许其建议当地政府率民清理过乐城护城河、修理和修缮过城墙、城门楼等 ,这是有可能,亦是符合实际。


此说不是空穴来风。无独有偶,张凤翮在任御史期间,就有“贪别人之功为己有”的前科。他在乡民中标榜自已曾向皇帝建议:“改粮均输、以济军食”。实际是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建议而皇帝采纳之。《明季北略. 卷十三》载:“杨嗣昌建议均输:群盗盘踞江北,廷议大发兵。计臣苦于无饷,兵部尚书杨嗣昌建议,因改粮为均输,以济军食。因加赋二万两。下诏曰:暂累吾民一年,除此腹心大患”。并非張凤翮建议而帝纳“改粮为均输、以济军食”。


第三件是张凤翮对故里人宣称:(城固)县治街道所立石牌坊,学名“恩荣坊”,是崇祯皇帝为旌表其母于祟祯十五年(1642)所立。牌坊竖刻“恩荣”二字,横刻“南国文宗”四字,均为明代禅宗书法家董其昌所书;其高9.9米、宽9.3米。张凤翮撒弥天大谎却不知“董其昌1636年已逝世”!死后6年之人怎么会复活写字呢?况且,《明史·列女传》中共记载了 265 位明代受旌表的民间忠孝、节烈妇女,根本没有城固一名,更不要说崇祯皇帝旌表其寡母周氏了。另外,崇祯十五年(1642)是张凤翮“走麦城”时段,受到朝廷“双开遣回原籍任乡官”处分,皇帝还会“恩荣”其寡母吗?“恩荣”意为:受皇帝恩宠的荣耀。这个词在汉语中用来描述一个人:因为受到皇帝的恩赐和宠信而获得的荣誉、地位。哪么,城固“恩荣坊”是谁立的呢?实际是:历代皇帝中历史知识最充盈的明万历皇帝朱翊钧、旌表城固出生的三皇五帝中“文明之元”舜帝而赐所建!于1606年让董其昌(51岁)书“南国文宗”四字镌刻其上。《尚书》载:“德自舜明”、“文明之元”,旌表“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之一的创立者”舜帝是名符其实、顺理成章!怎么会是旌表张凤翮其寡母呢?其恩荣坊当地文人称“尊祖崇圣坊”,百姓称“石牌坊”。所用石料为皇室主管官员选择浙江青田石,由杨州工匠雕琢立体山水人物、飞禽走兽、花卉草虫,工艺精湛、打磨老道、光润如玉、形态各异、巧夺天工、栩栩如生,确为一座艺术珍品。令人赞不绝口、流连忘返。榫卯结构,雕琢成型后逆长江和汉江而上,漕运至城固,然后人工搭架、采用复式滑车、悬吊衔接耸立县治正街。


张凤翮母亲周氏于崇祯十四年(1641)也确实给自已建了一座牌坊,上书“完节”二字,立于三铺(浦)。但当年不知什么人给砸损了。“三铺(浦)”在县治东边、现城固师范附小前。明《嘉靖城固县志.卷之二.建置志》载:知县杨守正上任的第二年(乙丑)春,将邑之东隅文庙儒学前、居民百余年“积岁取土、深至丈余、阔至百步”的大坑充分利用,扩建坑旁“黉宫正路,坊、艺、木于路之两侧,引水灌池,内植荷莲。池之四周,密栽蒲柳为障(景)。由正路而入,远眺宫(学宫)墙,霭霭秀蔚、诚奇观也(称三浦园)”。等于建成了一个城区小公园。把城内及西门外共六座小石牌坊(高3.9米左右)全部移于黉宫正路两侧,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清《康熙城固县志.卷之二. 坊市》记:“旌节坊,三铺(浦),为都御史张凤翮母周氏建”。上书“完节”二字的贞节牌坊与朝廷旌表的“恩荣坊”是两个概念、两回事、在两地。“完节”意为:保持贞节或保全节操,立三铺(浦);恩荣坊所刻“南国文宗”意为:岭南地域(国家)的文明之元;䇯立于县治衙门前的正街。“三铺(浦)”儒学前另有一座石牌坊,上书“文明”二字。康熙时“完节”和“文明”两牌坊均“久废”。康熙五十六年(1718),知县王穆捐俸银,把久废的“完节“和“文明”两坊合二为一重建一坊,座北朝南立于新街口,南向额刻“黉宮正路”四字,北向额(还是原)刻“文明”二字。此坊清末已废。

第四件是张凤翮给乡亲们说:他给明崇祯皇帝建议”丁随粮行"被采纳。明朝根本没有实行过“丁随粮行”的税务改革制度!实行“丁随粮行”是清代康熙五十年(1712)才试行,与明代无关。而且“丁随粮行”的建议是清康熙四川提学道(使)曾王孙给清朝廷奏折建议,根本与张凤翮无关。


曾王孙,顺治戊戌科进士。康熙时曾任陕西汉中司理(现法院院长),后官至四川提学道(使),负责教育事务,正四品。宦迹到处,皆有惠政。曾王孙任汉中司理期间,看到沔县试行“丁银随粮行议”的税征法。经总结、提炼、加工后,便向康熙朝廷上奏“丁随粮行”。明确提出了“丁课均入田税”的建议。康熙试行,雍正皇帝正式推广“摊丁入亩”征税法。把各种徭役免除,以土地多寡征收赋税。曾王孙奏本说:实行“丁随粮行”,或曰“摊丁入亩”,有三个好处:买田的人增加田赋随着增添丁役,则卖田的人粮去丁也去,没有包赔的痛苦;以粮派丁,官吏不能放去富户,只差遣贫户,使吏治澄清;无税粮的人口不再受丁银的拖累而四处逃窜,这是“穷变通久之道”。于是,清康熙五十年(1712)朝廷试行了“丁随粮行”(摊丁入亩)的税赋改革。雍正皇帝全力推广。人丁没有赋税,极大促进了中国人口猛增。乾隆六年(1740)全国人口突破一亿,乾隆五十七年(1790)人口突破三亿,道光十四年(1834)人口突破四亿!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40%(1830年全世界人口10亿),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。


顺便说一句:张凤翮一生亦没有任过“三吴学政”、“江西巡抚”、其他省“中丞”等职,他从考中进士一直在督察院(现中纪委)工作。明代秦巴山中的城固识字文化人较少,其在故乡群众中吹嘘自己“任过学政、当过“巡抚”、走马上任过“中丞”。明代巡抚和中丞为现省委书记或省长,正二品;其未上任浙江省五品纪委书记都被罢免了,怎么会任二品官职呢?纯属子虚乌有!清康熙《城固县志》记:张凤翮“为人倜傥”。佐证张风翮说话办事亳无拘束、口无遮拦、任马由疆,是个华而不实的风流才子。明代时秦巴山中信息不对称,群众也不了解其在外地真实情况,再加之其回原籍仅数月而被杀,人云亦云,以谬传谬,在所难免,甚至把谬误也记入了清康熙《城固县志》(康熙城固县志错误很多)。张凤翮在督察院工作期间派镇江去监考过,派到江西、云南等省去巡按过,这确属事实。但绝对没有任职过某省巡抚或中丞此类正二品官职。


南宋·朱熹诗曰: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正本清源,许多史实佐证:张凤翮其人其节其德其操较差,好出风头、华而不实、好大喜功、张扬虚伪、标榜自己、欺世盗名,其修养和人品不过关。这也许是朝廷为何要“罢免”“双开”张凤翮的缘由之一吧。

上元观。清《康熙城固县志. 卷二》载:“上元观,西二十里,(明)隆庆间修“。陕南远古中古近古一直是“神权至上“,意识形态一直以“君权神授”或“天授君权”占主导地位。加之东汉末期道教第三代天师张鲁在此建立了“政教合一”的五斗米道,雄据汉南三十年,道教寺院遍布汉南,人们以道教寺院之名、称地域之名习以为常,使上元观道教寺院之名流行普及,延至今日,且镇政府也以上元观名冠之设于乐城村。

唐张子容《乐城岁日赠孟浩然》诗:

土地穷瓯越,风光肇建寅。

插桃销瘴疠,移竹近阶墀。

半是吴风俗,仍为楚岁时。

更逢习凿齿,言在汉川湄。


乐城村:远看一幅画,近看一首歌。


2024年7月24日


作者简介: 方鹏霏,退休新闻工作者,陕西省作协会员,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,在有关报刊发表散文、报告文学、短篇小说等2000多篇,荣获中、省、市有关报刊各类征文一、二、三等奖和优秀奖20多次;出版发行有54万字的散文集《秦巴揽翠》。